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揭曉:葛均波院士被授予“科技功臣”,多... 2021-06-02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50842"

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揭曉!我院心內科葛均波院士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獎;葛均波院士團隊的《心血管視角下新冠肺炎的系統性防治策略》項目榮獲了202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朱疇文主任醫師和羅哲主任醫師共同領銜完成的《整建制援鄂醫療隊科研創新、人文建設和救治成效——復旦中山管理模式》項目獲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朱文青教授團隊的《心房顫動規范化綜合防治策略的建立及推廣應用》項目獲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超聲診斷科團隊完成的項目《超聲彈性成像相關技術無創量化評估肝纖維化進程的體系建立及推廣應用》獲得202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葛均波院士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獎○○“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去年疫情期間一封“請戰書”燃爆社交媒體。學生們對老師這樣的行為并不奇怪,“葛老師就是這樣的,一如他最喜愛的文學角色,金庸筆下的喬峰,家國情懷,大俠風范,其實也很像他自己的寫照。”山東人葛均波創造了冠心病治療領域多項第一,他始終強調,“我不是醫神,我們要敬畏生命、尊重科學,強調救死扶傷精神,讓患者享受最適宜的治療。”今天,他實至名歸榮膺上海市新一屆“科技功臣”。兒時骨折痊愈,自此立下從醫志向葛均波立志要做一名醫生,志向源于兒時經歷。生長在山東五蓮的他,11歲那年調皮摔了個跟斗,結果斷了胳膊。當地接受一番治療,三個月未見好,這可急壞了老母親,“孩子要是這么就殘廢了,以后連媳婦兒也找不到咋辦?”歷經一堆土方偏方后,在一位醫生妙手醫治下,少年葛均波的手臂終于糾正好了,“以后我一定要做個醫術高明的好醫生,可以幫助別人!”從醫的種子,就這樣深埋在他心里。16歲那年,刻苦如他,如愿考入青島醫學院,8年后,他來到原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攻讀心內科博士,師從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教授。1990年,葛均波作為公派生前往德國進修,在德國學習9年,他首次發現冠狀心肌橋的血管內超聲特征性“半月現象”,使心肌橋檢出率由不足5%一下子提升至95%以上,半月現象一躍成為心肌橋診斷的金標準,這也被國際醫學界稱為“葛氏現象”。面對年輕中國醫生的突出成就,國際專家不吝贊美。歐洲著名心血管病專家Sanchez教授評價:葛氏現象的發現,是應用血管內超聲檢測心肌橋的先驅。敢于嘗試創新勇當“吃螃蟹”的人作為骨灰級的金庸迷,葛均波說,自己喜歡喬峰,也有點兒像喬峰,“看到路上打架有人被欺負,就很想上去幫忙!”他有著山東人特有的古道熱腸,更不忘醫者仁心的初衷。1999年回國之初,葛均波就學以致用,在華東地區建立了首條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救治“綠色通道”,重癥患者抵達醫院后,90分鐘內就能得到有效救治。20年間,這條生命通道成功救治了危重患者萬余例,成功率超過了96%。“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這是葛均波的座右銘,他敢于突破創新,勇當第一人,由此創下許多生命奇跡。復雜冠脈病變介入治療領域,冠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是最后的“堡壘”。傳統術式開通率很低,葛均波在無數次實踐后,首創“逆向導絲技術”及其系列輔助技術,介入手術成功率一下子提升至90%以上,而今已成CTO介入治療三大常規術式之一。高危心臟瓣膜疾病治療領域,葛均波打破外科手術禁區,于國內率先開展“經皮二尖瓣夾合術”,首創“經心尖二尖瓣夾合術式”和微創器械ValveClamp,明顯提高了手術效率和成功率。常年穿30斤鉛衣,責任奉獻使然不言勞累葛均波的日常行程非常繁忙,常常科研、教學、門診、臨床、手術連軸轉。身穿近30斤鉛衣,做介入術直至汗流浹背,這是他的典型寫照。長時間站立,導致椎間盤突出備受折磨,醫生強制他臥床休息,他躺在床上也要指導學生科研臨床,不肯休息片刻,“當醫生,就意味著責任和奉獻。”時間就是這樣被他一點點擠出來,成就更多突破。曾幾何時,進口支架一統天下,患者治療費用下不來。葛均波著手研制可降解冠脈藥物支架,與學生們幾乎放棄所有休息時間,全部撲在找材料、搞藥物涂層技術上。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率領團隊成功研制出我國首枚“可降解涂層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顯著降低致死性支架內血栓風險,實現我國冠脈介入產品自主研發的重大突破。國產支架大幅降價,更多患者從中獲益,每年更為國家節約醫療費用超過10億元。“再好的醫生長一百只手,24小時不睡覺,也看不完所有的患者呀!”葛均波總是這么著急地說。他想盡一切辦法,以點帶面救治患者,攜手同行構建救治體系。在葛均波的倡導下,我國建立“中國胸痛中心”、“中國房顫中心”等,目前全國重大心血管疾病國家救治網絡初具規模,心血管疾病分級診療已初具規模。他更高度重視醫學人才培養和教育工作,免費培養帶教貧困地區醫生1000余人次,提供免費心臟手術救治17人次。團隊每年完成疾病診療68萬人次,介入診療手術2.4萬例,近3年學科排名均在全國位列第二、上海第一。“我總是想著,更多人可以像我小時候一樣幸運,生了病遇到好醫生,獲益一生!”新晉“科技功臣”最后如是說。(摘自《解放日報》作者顧泳)○○2020年上海科技進步二等獎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葛均波院士領銜完成的項目《心血管視角下新冠肺炎的系統性防治策略》獲得202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對人類的健康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極大影響,疫情初期發現10-15%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合并基礎心血管疾病,但缺乏對其系統性的認識和診療方案。本項目揭示了新冠肺炎對心血管系統損傷情況,較早從心血管視角提出針對新冠肺炎的早期診斷、治療方案,率先建立并推廣了疫情期間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指導意見,為新冠疫情控制和重癥患者的診治提供重要支撐。首先,在國際上較早揭示了新冠肺炎的心血管疾病系統表現,回答了臨床意義重大的幾個關鍵性問題,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了新的防治思路。①在國際上最早發表論文,證實降壓藥ACEIsARBs不加重COVID-19病情,“不建議COVID-19患者停用ACEIsARBs”,這與美國及歐洲心臟協會的聯合聲明不謀而合。②明確新冠肺炎患者中存在心肌損傷,cTnI升高有更高的住院死亡風險,為疾病的早期干預提供指導。③發現COVID-19患者D-二聚體普遍升高,且與疾病預后相關,提出D-二聚體是干預的新興靶點,為制定個體化的抗凝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④在提出“炎癥風暴”假設的基礎上,嘗試硫辛酸抗氧化治療改善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預后,為后續進一步研究提供潛在方向。⑤證實新冠疫情導致急性心梗患者平均再灌注時間延長,提出疫情常態下需要優化急性心梗診治流程。其次,項目組在疫情早期針對新冠肺炎背景下心血管常見病、危重癥的診治和醫護防護提供的科學建議,制定了一系列的專家共識文件,向國內外推廣。利用全球及國內的學術會議平臺向中國和世界介紹該疾病的臨床特點、診治進展和防疫經驗。并且積極開展在線診療、科普宣傳、居家隔離診療指導,助力疫情防控,累計服務線上患者近5萬人次,累計在線點擊量超過150萬次。項目組在JACC等期刊發表代表性論文11篇,發表專家共識和指南3部(中英文),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做專題報告30余次,在線參與人員20萬人次,極大推動了疫情期間新冠肺炎的救治水平和科學診療策略。項目完成人:葛均波、黃浙勇、曹嘉添、李華、徐亞偉、孫愛軍、陳慶興、鐘鳴、胡嘉祿○○2020年上海科技進步二等獎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朱疇文和羅哲共同領銜完成的項目《整建制援鄂醫療隊科研創新、人文建設和救治成效——復旦中山管理模式》獲得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于2020年2月7日整建制派出醫療隊136人支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在沒有現成經驗參考借鑒的情況下,勇于創新,摸索出了整建制醫療隊的高效運行的“復旦中山模式”。1.整建制醫療隊的管理模式以中山醫院的醫療核心制度為范本,緊密貼合實際工作內容,制定并實施中山標準的同質化管理措施,制定了嚴格的感控措施,重視加強醫療隊后勤保障,使醫療隊始終保持旺盛的戰斗力。2.臨床診療方案的創新在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條件下,醫療隊證實并推廣了重癥COVID-19的早期預警指標——CRB-65評分和乳酸脫氫酶(LDH);實施了COVID-19標準化氧療方案;提出了針對重癥患者“基于CT影像學特征指導糖皮質激素應用”的管理策略;實施了清醒重癥患者的俯臥位通氣;針對COVID-19的復陽現象,優化了COVID-19患者的出院標準。這些診療方案的創新實施,成功救治了大量重癥COVID-19患者,顯著降低了死亡率。隊員先后發表COVID-19相關SCI論文20余篇,被廣泛引用。隊員先后參加各類COVID-19防治相關國際性會議5次,全國性會議20余次,地區和城市性會議50余次,在線觀看人次總計10萬人次,包括美國、日本、意大利、德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護及相關人員。3.傳承人文精神復旦中山醫療隊將“踐行使命,大愛無疆”的精神落實到醫療救治工作中,將“一切為了病人”的中山宗旨帶到武漢抗疫一線。溫暖全國的“歷經山河,人間值得”照片,就是我隊隊員在陪伴患者檢查途中留下的溫情瞬間,也成為了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的代表畫面。在人民日報、新華社等140余家報刊媒體刊登,其中70多家為頭版頭條,先后多次被CCTV、新聞聯播、新聞1+1等電視媒體采訪、微博累計流量達10億人次,獲得廣泛轉發和好評。項目完成人:朱疇文、羅哲、薛淵、余情、屠國偉、居旻杰、王春靈、顧國嶸、蘇迎、陳翔○○2020年上海科技進步三等獎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朱文青教授領銜完成的項目《心房顫動規范化綜合防治策略的建立及推廣應用》獲得了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極大地危害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功能等,增加卒中及死亡風險。本項目立足學科前沿,從每個階段國內外最新指南的“盲點”出發,歷時10余年,創新性從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規范化,特殊病因及人群房顫抗凝策略和圍手術期抗凝管理優化,射頻消融手術前評價的系統化等方面做系統性研究。1、房顫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優化:揭示莫雷西嗪可應用于陣發性房顫,有效減少房顫負荷而不明顯增加竇房結功能的抑制,為陣發性房顫基礎心率偏慢患者的藥物治療提供有效選擇,部分延緩起搏器的植入治療。證實索他洛爾治療房顫的療效,牽頭制定國內首部《索他洛爾抗心律失常治療專家共識》,成為我國行業標準,指導使用索他洛爾治療房顫。2.特殊病因房顫和圍手術期抗凝管理規范化揭示甲亢所致房顫的腦卒中風險較一般非瓣膜性房顫的卒中風險增大,且其D二聚體的水平高低與腦卒中事件呈正相關關系,被《Lancet》封面文章引用,并被納入2016年歐洲房顫管理指南《2016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trialfibrillationdevelopedincollaborationwithEACTS》。創新地分析中成活血化瘀藥聯合口服抗凝藥物可提高房顫抗凝治療療效,并不增加出血風險。證實房顫射頻消融圍手術期新發腦卒中腦損傷常常表現為無癥狀的腦卒中,且此類患者易受到忽視,與遠期腦萎縮、老年癡呆有關,規范化圍手術期的規范抗凝可減少卒中風險;3.射頻消融手術前評價的系統化對射頻消融術后房顫復發因素進行系統的分析,發現肺靜脈的不同開口形態、體重指數、糖化血紅蛋白均與復發有關。指導臨床術前術后更好地管理以提高房顫射頻消融手術成功率。國內首創性對房顫的衛生經濟學做了評價。通過費用分析及成本效果分析,消融治療的經濟學優勢平均3.5年可以顯現,對于年輕患者,選擇消融治療會有更好的經濟受益。該項目所選代表性論文18篇(其中SCI論文12篇),被Lancet等雜志他引198次,牽頭制定國內抗心律失常藥物指南,部分研究被納入歐洲房顫指南;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做專題報告100余次,編寫相關論著3本。總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項目完成人:朱文青、陳慶興、龐暘、徐燁、凌云龍、劉桂劍、程寬○2020年上海科技進步三等獎由我院超聲診斷科團隊完成的項目《超聲彈性成像相關技術無創量化評估肝纖維化進程的體系建立及推廣應用》獲得202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礎,是疾病進展的重要階段;及時有效的治療可逆轉或延緩肝纖維化的進程。臨床上缺乏準確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無創診斷手段。超聲彈性成像通過探頭發射脈沖并接受組織激勵后的剪切波信號,可在超聲影像基礎上獲得肝臟硬度信息,為無創診斷肝纖維化提供了新思路。該項目自2008年起采用超聲彈性技術系統研究了32026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纖維化進程中的超聲影像變化規律,取得創新性成果如下:1.創建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無創量化評估乙肝患者肝纖維化進程的診斷體系,并驗證和實施。2.國內首先通過動物模型和臨床病例闡明超聲彈性技術獲得的肝臟硬度參數與病理學膠原定量指標的相關性,提出肝內膠原面積百分比與肝臟彈性硬度值的相關性高于常規病理分期診斷系統。3.國際上率先采用超聲彈性技術評估肝腫瘤患者肝臟儲備功能,創建術前預測肝臟手術后肝功能衰竭發生率的列線圖模型。該項目發表SCI論文27篇,總影響因子71.6分,他引321次;中文論文42篇,他引522次。相關成果被編入《國際肝臟超聲造影應用指南2012》、《國際超聲彈性成像臨床指南:肝臟2015》、《韓國肝癌治療指南2018》和中國《超聲E成像臨床應用指南》中;項目組成員參與上述2項國際指南和2項中國超聲臨床指南的編寫。舉辦國家級學術會議和學習班25次,在國內外重大會議作專題報告20余次,國內報告70次。項目推廣到20余家大中型醫院,累計造福慢性肝病患者逾7萬例,有顯著的社會效益。項目完成人:丁紅、王文平、韓紅、孫惠川、黃備建、朱宇莉、薛立云原標題:《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揭曉:葛均波院士被授予“科技功臣”,多項“中山突破”獲殊榮!》閱讀原文

關鍵字標籤:https://www.qtmedical.com/en-gb/PCA_500
銷售項目以冷凍設備、餐飲設備、中古冷氣空調出租買賣為主
各式各樣冷凍餐飲設備,買賣維修服務價格最實在。